「我快退休了,希望之后可以用创业开启第二人生」、「我现在待业中,想知道可以透过创业做些什么」、「我现在正在创业,希望可以来这里跟大家交流……」
数据会说话:根据经济部数据,2016年处于早期阶段创业活动(Total Early-Stage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y;简称TEA)的比例为8.2%,显示每百位成人人口中,约有8.2位正在从事及投入早期创业活动行为。
尽管创业成为不分年龄都想投入的选项,但诚如新创界流传已久的金句:「Fail early, fail fast, fail often(早点失败、快点失败、常面临失败)」,失败几乎是创业过程中的必修课,失败愈多,学到教训也愈多。
1.搞清楚市场的规模及潜在性 全球新创研究机构CB Insights在2018年针对创业失败者进行「创业失败原因」调查发现,名列最高的正是「无市场需求」(no market need)。这恐怕是最让创业者伤心的答案:我的绝妙点子,竟被市场弃之如敝屣。 因此,创业前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了解潜在市场在哪?规模多大?以免「头洗了」才发现,这些创意无法解决顾客痛点。 2.培养长期奋战的毅力 创业是场马拉松,不只比速度,更要比气长,有底气的创业者,才能撑得比对手久。在CB Insights的调查中,创业失利排名第二的原因,就是「钱烧完(run out of cash)」。 但这里的「底气」,并不仅限资金,还有许多创业者忽视,但重要性不亚于金钱的资源,例如,人脉、持之以恒的专注力,与当别人撑不下去,仍能持续迈进的毅力。 着有畅销书《真希望我20岁就懂的事》的史丹佛大学教授婷娜‧希莉格(Tina Seelig)即指出: 「金钱虽然是必要条件,但离充分条件还差得远,例如朋友、家人、健康,我们其实拥有很多可以帮助我们达成目标的资源。」 换句话说,「有钱才能创业成功」绝对是创业者最需打破的迷思。 3.预先拟定退场计画 有经验的创业者都知道:从创业第一天开始,「退场机制」就是个不能轻易说出口,但绝对必须思考的课题。毕竟,在一个失败率高达九成的环境,预先规划退场机制并非缺乏自信,而是为事业的未来留下伏笔。 所谓「退场机制」无非三种:「公开上市」、「被买走」、「收摊」。 前两者是殊途同归:也就是创造事业在市场上的价值,才能在上市或是被购并后,取得好的回报。如果落到第三种局面,创业团队也必须对「停损点」有共识,毕竟在面临危机当下,仍能保持冷静判断的能力最难。
|